百年华彩·中国百家金陵画展(中国画)
《东方欲晓》创作感言
作者:陈明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年以来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走过了艰辛的奋斗历程,迎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作为一名专业的美术工作者,创作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彰显民族文化,反映时代风采,具有精神高度,文化内涵,艺术价值的作品是责无旁贷,也是肩上的责任。我决定创作一幅和建党百年有关的作品,以致敬党的百年华诞。

首先是内容的选定,过滤建党百年以来的大事件,并结合自己所擅长的人物画技法,决定创作一幅关于中共一大的作品。选定这个题材,首先因为中共一大具有划时代的非凡的历史意义,其二是本人对这段历史,对其中的人物具有浓厚的兴趣,虽然画这类的题材有很大的挑战和压力,但还是以高涨的热情开始了创作。

接下来的工作是思考画面效果,搜集资料,熟悉一大中的每个人物,研究每个代表的生平、履历、相貌、性格,总之尽量多的获取信息,增加自己对这些历史人物的认知度,以便画出自己心目中感受到的人物形象。

紧接着是着手勾小构图,各种方式的构图,反复斟酌、修改、排列,最终还是沿用自己最擅长的站立式构图。把十三位代表错落并置,以毛泽东为中心,左右及后方分别布置有董必武、陈潭秋、王尽美、邓恩铭、何叔衡、李达、李汉俊、包惠僧、刘仁静,把后来叛变革命的张国焘及做汉奸的周佛海、陈公博放置在画面左方靠后一些的位置。

构图的问题解决后便进入正式的水墨描绘阶段,我采用的是没骨的水墨技法来描绘人物,在比较生的麻纸上直接描绘,由于技术难度的要求,不能有铅笔草稿,画主题创作对人物形象的基本要求是要像,所以创作的重点就是在人脸的刻画上,先从重点人物如毛泽东、董必武等人着手,仅毛泽东一人就画了十几张才挑出一张较为满意的。所有的人物都依据历史照片进行刻画,尽量的做到像而不失水墨语言感,画面整体的气息要符合百年前的感觉,体现了党的创建人的风骨。

小贴士:作品所蕴藏的魅力,还是请您到展览现场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