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我去全国各地到处采风写生,从南到北,由东到西的去了不少的圣地,延安、井冈山,赤水河,遵义城,泸定桥、大别山,五指山、万泉河,祖国的大好河山和丰富的自然环境对我的内心形成强烈的视觉和情感冲击,那开在悬崖上的映山红,长在岩石缝隙里的溲疏花,攀援在松柏上拼命向着太阳生长的藤花,还有那一片片红色的山丹丹,白色的蓬垒花,紫色的鸢尾花,黄色的路边青,更有那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的繁茂的野草,无不体现着顽强的生命力,这些闲花野草不但形色美妙,有些还可以食用,有些还是能治病救命的中草药。1932年秋,藏身海南母瑞山革命根据地的琼崖红军,在对国民党军队第二次反“围剿”失败后,伤亡惨重,仅余下100多人。这支孤岛奋战的单薄队伍随后在琼崖特委书记冯白驹的带领下,再度转入深山,至此,琼崖革命斗争进入空前艰苦时期。在这保存革命火种的8个月里,冯白驹将军和他的战友们,在敌军的重重围困中,在深山老林里,常常就是靠一种野菜充饥,这种野茼蒿就被后人称为革命菜。2019年春我去海南五指山写生,每天的餐桌上都会上一盘革命菜。另外像马齿苋,灰灰菜,车前草,马兰头等等都是革命年代用以充饥的救命菜。但很多野草花也是有毒不能吃的,这就出现了在过草地时张思德尝百草的事迹。在长征途中医药大量缺失的情况下,各种中草药也成为给战士们疗伤治病驱疫的灵丹。
这幅《凝翠》就想表现在山野间默默开放的各种野卉,在大自然的阴晴雨晦里野蛮生长,老去的落叶化作泥土保护着新生的嫩苗,年复一年,生生不息。构图上采用了大开大合,虚实相生的处理方式,右侧翠绿色帷幔一般的繁密野草反衬着左侧纵横交错穿插错落交织在一起的各种花卉,两者虚虚实实,走马与透风兼具。散布于花间草丛里的各色昆虫蜂蝶,既是自然物态,又循画理画趣,于刻意间求无意,于人为里觅天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