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1917年的《阿芙乐尔》舰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像一盏明灯点亮了黑暗的东方,从这里走出一群为拯救苦难的中华民族走向光明和复兴的先智·勇士。他们中的领袖是李大钊、陈独秀和毛泽东等,他们共同筹划于1921年7月在上海集结(后转移至嘉兴南湖)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由各地共产党人选出的代表大会,如今已百年。一百年来共产党领导中国劳苦大众前赴后继不怕牺牲,星星之火已燎原中华大地,我们吃水不能忘记挖井的一代革命先驱人。江苏省国画院画家陈明用水墨画笔敬请出最早的一群共产党人的代表登台亮相,人们将以好奇的目光和感恩建树马列主义信仰的一代革命导师们的形象。
中国马列主义启蒙的一代导师应首推李大钊和陈独秀,他们组织策划了第一次代表大会,而他们本人并未参加会议,只派代表到会。画家所描绘的一大代表是以与会者的实名出现于画中,毛泽东、董必武、张国焘等,共13人,他们代表全国各地区的共产主义者出席大会。这13位党代表在日后的革命运动中相继走上不同的政治道路,以毛泽东、董必武、陈潭秋、何淑衡为代表,始终坚持马列主义信仰,不怕牺牲将革命进行到底;而以张国焘、周佛海、陈公博等相继背叛革命走上反革命的汉奸特务死路。其中还有的经不起考验而半途脱离革命的,其中有的仍为党的事业奋斗的,如李达等。不同的政治前途,不同的政治命运,画家以客观真实的历史主义态度再现了第一次党代表大会的代表们每个人的真实相貌和个性特征,是一幅具有文献历史价值的肖像画作品。
肖像画是人物画创作中的一种形式,也是人物画创作中高低成败的基础和根本。它的特征就是画中所描绘的对象必须是真人,是现实存在的和历史上曾经存在过的真实的人,所以塑造的肖像必须是形似神肖于那个与众不同的,被表现的“这一个”人,形神是否兼备是衡量肖像画高低的基本标准。肖像画中没有情节性,它的主题就是真实再现主人公的外貌和个性特征,画出一人一个世界的艺术形象。
画家陈明出生于上个世纪70年代,是改革开放后成长发展起来,从传统走进现代的一代画家。在南京艺术学院受过严谨而规范的中西两种艺术教育和培养,有着中西两种画法的造型基础功力,他以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写实主义的表现手法,在这幅作品中采用传统水墨语言,明暗块面造型,富有黑白灰的版画艺术形式效果,画面简洁明快,既传统又有现代感。画家将十三位一大代表依人物的不同政治定论分别置于空白画面的不同位置,都显得鲜明突出、一目了然。将以毛泽东为代表真正的共产主义者立于画面的视觉中心位置,神态目光向着前方,坚定不移,沉着勇敢的气概,成为画中主体形象;而把后来成为叛徒汉奸的周佛海、陈公博、张国焘三人放在画面的一角,神色不光明磊落,目光阴沉犹豫,茫然恍惚不坚定的神情与坚定的共产主义者形成鲜明的对比。画家采用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空白背景,正合传统绘画中的“计白当黑”之画理,这与现代艺术观崇尚简洁明快单纯之道一致的。画中人顶天立地于博大精深的宇宙空间,在这抽象的时空中,人物更显得伟大而鲜明,画家又以简约的水墨块面语言造型,画面给予单纯的表象,以更多的理解和可能性;更多的想象空间;更广阔的表达;达到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无中生有”的至高意境。古人云:“画贵简”,这是一幅极简的画,画中人各自独立又有内在共同信仰联系的群体肖像画。从形式到内容都呈现出一种自然、清逸、简淡、玄远、空灵、朴素的高雅之境,如庄子曰:“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令人过目不忘。